做号者的江湖 比起内容“生产者”或者“搬运工”,“做号”是一种更形象的说法。这是你所在公司出现心理变态者需要付出的真实代价,特别是在人力资源部
他人脉广,朋友多;但另一方面,他也自嘲说,就怕自己成了“烂好人”。 1997年雷军在金山遭遇第一次重大打击,盘古组件失败,跑去CFIDO论坛上灌水了半年,这个论坛上的常客还有丁磊和马化腾,那时候雷军已经是中关村的一面旗帜,他们还什么都不是呢? 1992年出道的企业家,其生存哲学和马化腾马云们有所不同,和互联网烧钱时代诞生的创业者更不一样。不能怪雷军,2014年年底,连投资人都愿意给小米开出450亿美元的估值,尤里·米尔纳甚至明确说明,小米的下一个杆位就是1000亿美元,这时候谁能不头脑发
短视频变现最有代表性的无疑是一条的电商模式和二更的广告模式,广告的模式天然没有疑问,而通过内容形成IP,由IP衍生做自有品牌电商的模式却仍然需要验证。 业绩大幅度下滑,是很难通过
而在现代企业里,质量意识越来越强,企业更加重视商品质量水平。
Q4:想问李翔,作为得到的头部大V,你对运营合伙人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或者你觉得和罗辑思维合作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分享。 我不太相信内容线性成长可以成长成一个大公司或者是超级公司。
我就讲两个例子,一个是巴菲特投过一些地方性的报纸,运营状况都非常好。 李丰:跟你相反,我觉得作为一个模式没问题。 我们第一次推出的时候,不超过半个小时就把3000份卖光了。
张伟:内容创业这个行业是无路狂奔,肯定没有现成的路,所以大家认准一件事情,各走各的路就好了。如果没有护城河的话,内容公司难道就是一个不断抖机灵去制造下一个爆款或者受欢迎产品的过程吗? 左志坚:内容产业的护城河就是人,就好像一个爆款餐厅的总厨。
张伟:我接着说关于内容创业焦虑的问题。
李丰:想问李翔,本质上你卖给用户的更多的是内容还是服务? 李翔:是结合在一起的。 再引伸到移动互联网服务上,印度各自为政百花齐放的国情也带来了各种挑战。
但是古话说的好,“大力之下必有奇迹”。 以一个不可思议的实际案例来佐证印度移动互联网超英赶美的发展速度: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MukeshAmbani)创立的新公司“RelianceJio”在2016年投入运营。
这个事件本身只是一场水源之争,但是背后却有三重问题引人思考。带着十万伏特的好奇心和风险投资从业者的观察力,我们义无反顾地走进了不可思议的印度。
深度人物:杜兰特,做